本报讯(记者 彭颂 通讯员李香 张玮)目前,正当今年春茶大量上市之时,工商崂山分局早谋划、早行动,积极引导企业变单纯“卖茶”为“卖茶文化”的新模式,大大提升了崂山茶的品质,从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茶农多年来“卖茶难”的瓶颈。
早在2007年,工商崂山分局就协助政府成立了崂山茶协会,并帮助其申请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2010年,该局积极帮扶崂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争创为山东省著名商标。然而,随着崂山茶“金字招牌”知名度的不断提升,一些不法商贩打着崂山茶的名义“浑水摸鱼”,使得崂山茶品牌鱼龙混杂、质量良莠不齐,直接扰乱了市场正常经营秩序,何为“正宗”崂山茶让消费者难以分辨,也使得崂山茶的销售陷入了僵局。不少种茶专业户也抱怨不断,由于种茶规模小,炒制、加工投资大等困难,年年卖鲜叶年年愁,采摘多了老板压价,采摘少了没人收,茶农们常常望茶兴叹。为破解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,该局执法人员上田间、下茶园,走访当地种茶专业户和售茶企业等,经过大量调查研究,决定以商标为依托,转型为“卖茶文化”,引导茶农走多种经营新路,集结崂山茶品牌的正能量。该局积极帮扶企业深入挖掘崂山茶文化,从参观茶园、采摘鲜叶、动手炒制到“泡茶”、“品茶”、观看茶艺、茶道表演等多方面着手,引导企业丰富服务,从服务中体现浓厚的茶文化。